如今社会,“激励机制”算是句时髦语,于是我想,无论是办事也好,娱乐也好,来一点小刺激也未尝不可,如果没有一点刺激,办事则无精打采,娱乐也会索然无味。即如古代,文人墨客也不拒小赌于千里之外。无论是应景作诗、对坐下棋、泼墨作画,也都有小设输赢的事,这并非存心赌个输赢,不过借此“刺激”以增雅兴而已,我以为象这样的小赌,不但不为俗气,还颇有文雅之风。
办事、娱乐如此,炒股也是一理。将多余之财,作为投资,赚了权当一笑,赔了也付之一笑,当可称之为“小炒怡情”。“赚也笑,赔也笑”,原因何在?
量力而行,取家财十之一、二,赔了不伤筋动骨,赚了可当零花开支,进可攻退又可守,虽说股市风云莫测,这样的投资犹如稳坐钓鱼台一般,不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?
笔者生性喜静,闲遐之时,唯喜看书上网,不喜劳心费神,而走进股市,当是一场误会。
我爱人有一班玩得十分投契的姐妹,有时出门逛街,逛来逛去便被炒股的姐妹带进了交易大厅,看着不断变化的股价,听着姐妹兴高采烈地议论涨跌,她动了心。那时正当1999年5.19行情爆发的时候,股指昂头向上,势如破竹,我爱人挡不住诱惑,背着我,以11元的价位买进了5000股万向钱潮。当她告诉我涉足股市时,我付之一笑,虽然我不懂证券投资,但我知道股市有一句格言,叫“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”。以我爱人有限的投资知识,涉足风险四伏的股市,要想赚钱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动用的不过是一笔小钱,花钱买知识,也是一件值得一试的事。
我的预感不期而中,自我爱人买了股票之后,行情突变,股指犹如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,“万向钱潮”的股价也如断线的风筝一般,摇摇直往下坠,跌得我爱人茶饭无心,睡不安席。一日她对我说,自己炒股的兴趣已荡然无存,甚至已到了谈股色变的地步,她自认为自己不是炒股的料,非要我接手她买下的股票不可。我受命于危难之际,慨然有“舍我其谁”的气慨,我当即应允,并提出我的条件。我向来不当家理财,一应钱物都由我爱人掌管,我的“约法三章”是:再给股市打进5万元,今后只往股市取钱,不往股市投钱,总共十万元权当在股市“小试牛刀”。
我认真研究了“万向钱潮”的基本面,以为“万向钱潮”是国内有名的民营企业,管理根基深,产业前景好,如今股价下跌是“天意所致而非人力所为”,股市行情不好,“覆巢之下岂有完卵”?她的下跌并非是自身经营不善的原因,而是“股市江河日下,金子与泥沙俱毁”的结果。于是我逐渐对这只股票进行补仓,直至补到4元价位我弹尽粮绝为止。
古人说“先尽人事而后归天命”,股票被套,要设法补救,补仓就是“先尽人事”。如今5万元的仓已补完,“万向钱潮”要是再下跌,我也只能“归之于天命”了,到了这步田地,我唯有以不变应万变,坐等股市大势的变化。
常言道:股市的决胜之道是“以时间换空间”。机遇不到,黄金也会失色,时运一来,石头也能闪光。股市“万马齐喑”之时,要信守的只能是“养晦韬光”和“无为而治”原则。
有人将股市用一句古诗来比喻,这句古诗是:“抑之于九泉之下,擎之于九天之上”。股市阴跌不止的局面终于挡不住国内经济形势的蒸蒸日上,股指在千呼万唤之后,毅然掉头向上,随后的一波上涨,让我们破涕为笑,我以补仓价位为准,一旦涨了10%以上,便收回资金。那一波行情我随涨随卖,直卖到13元多为至,就连被套的5千股,也赚了个20%。喜得我爱人老往股市取钱买东西,说是意外之喜,花得爽快,买得舒心,逼得我不得不大声“抗议”:多年朝夕相伴,我已与股市不离不弃,你不能“杀鸡取卵”,要留下本钱和20%的利润让我继续在股市中“游戏人生”。
如今我已退休,人生凭空多了一个乐趣:饭后茶余,与朋友谈股市,俨然成了一个明白人;闲来无事,与网络相伴,看行情红肥绿瘦,也怡然自得其乐。
十年股市下海,让我有很多感慨,也悟出一个道理:
炒股不能大炒,大炒是机构与富豪的事,平民百姓钱财不多,倾其所有,毕全功于一役,那是“危事”,也是“兵家大忌”,大炒只会“伤身”。而反其道而行之,做到留有余地,将不急之财,低时买进,高时抛出,赚个小钱,得个小乐,就犹如不系之舟一般,在股海中纵情荡漾,体味股市的悲伤与欢乐,岂不也能让人“怡情”一番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