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个普通散户,十多年来我炒股的体会是,一定要正确理解政策的影响,如果对政策理解得当,炒股获益匪浅。这两年里,我就是把握住政策影响,及时逃顶抄底。
2007年5月30日前,股评专家一再提醒投资者,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,买者自负。我觉得市场风险的确大了,便在5月23日上午把方正科技5万股以12元抛掉,上海金陵1万股以13.58元抛掉。没想到,一个星期后出台了印花税政策由1‰提高至3‰的政策,股市出现一轮暴跌,上证指数由4300点快速下跌到3400点,这时我又开始进场了。
到了2008年1月份,上证指数在5000多点徘徊,股评专家又开始善意提醒了,股指已经偏离价值太远了,请投资者注意风险。我在2008年1月14日、15日股指5522点时把股票抛了。其中,福建水泥3万股16元卖出,东华科技106元卖出,辰州矿业41元卖出,山河智能54.20元卖出。
此后我一直耐心等待,直到2008年8月股评专家又提出经济面和股市应该向好,我考虑该买股票了。9月16日央行宣布“双率”下降,股市还在跌,9月17日我考虑了一天,打算第二天出手,9月18日我把资金转入证券公司账上,早上9:30沪深两市开盘仍然大跌,中午吃过饭后,我去证券公司看看,发现大厅人员稀少,中户室、大户室也没几个人,俗话说反弹不是底,是底不反弹,别人恐惧我贪婪,别人贪婪我恐惧,此时已经没人愿意买股票,我觉得是个良机。下午1时开盘,大盘始终在1805点左右摇摆,而且也没什么量,我估计市场跌不下去了,没人买,也没人抛。下午2时我决定冲进去,当时估计指数可能还要再跌一些,但幅度不会很大。
我从几个角度判断市场已在底部区域。首先,我认为现在的1800点等于2005年的1000点,不仅市盈率、市净率和2005年底部时候差不多,而且,考虑股改、新股因素,实际上指数位置是差不多的。其次,我根据统计学和概率学判断,1800点是阶段性底部。所以我在2008年9月18日下午2时开始进场,没想到晚上股评专家指出了三大利好,9月19日沪深股市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全线涨停壮观景象,无意中我抄了个底。
如今,我对中国的股市很有信心,特别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使我更加增强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。通过实际操作股票,使我更觉得把握研究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十分重要。
|